堅持
甘美始終如一
好的醬油從黃豆、小麥的篩選開始,就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金蘭醬油的風味不只甘美,持續釀出台灣味的重要關鍵,就是對甘美合味的堅持。金蘭始終堅持以精選原料、純正釀造、嚴守品質的態度,讓產品維持如一的水準,也讓這些好醬油、好醬菜,能持續伴隨台灣人一路成長。
開創為台灣人奮鬥的醬油事業
創辦人鍾番先生有鑑於當時的食品工業多為日本人所經營,為讓台灣人也能擁有自己的本土事業,增加台灣人的就業機會,便邀集地方仕紳共同集資,於民國 25 年 5 月 8 日正式成立創建了「大同商業株式會社」,以經營醬油及醬漬品為主,由鍾番先生擔任第一任的董事長。鍾番先生結合了傳統與日本的釀造工藝,堅持從選料開始便以純釀造的工序釀出一桶桶的好醬油,也因此讓產品奠定了甘美合味的好基礎。於台灣光復後,公司更名為「大同商事股份有限公司」。
引進最新技術與管理
為業界楷模
民國 49 年,由鍾秋桂先生繼任第二任董事長,在一貫對產品的堅持與要求下,打響了「金蘭醬油」的知名度,為符合產品品牌的宣揚,乃於民國 59 年將公司更名為「金蘭醬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後經擴廠將工廠由桃園市遷到大溪鎮,更加奠定產品量化、品管化及多元化的基礎。民國 66 年率先獨家採用透明瓶裝醬油,讓品質清楚看得見。為讓更多人享用金蘭醬油甘美的風味,更將產品銷售到全球,增加產品銷售的廣度,也因此於民國 71 年獲得外銷品管甲等工廠之榮譽。
在產品不斷屢獲肯定的同時,金蘭食品投入更多資源去關心產業對社會的責任。因此,以「健康、環保」為概念的發展成了金蘭極重視的課題。在產品上,陸續研發出薄鹽、鼓舌、薏仁、飄香等具健康概念的產品,並獲得了「中華民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所頒發的新產品開發獎。而在產品的製造上,金蘭於民國 68 年即自日本引進當時最新的廢水處理設備,採用活性污泥分解法來處理工廠廢水,處理的廢水還可養魚,而這種作法也是全台首創,因此在民國 74 年獲得了「全國工業防治污染獎第一名」的殊榮,成為許多廠家觀摩的對象。
金蘭醬油飄香全球
民國 74 年,金蘭將生產管理導入電腦化、自動化的作業中。自國外引進全國最大型的黃豆連續烹煮機,可每小時烹煮 4,000 公斤黃豆,提升了原料的利用率與效能。此時也完成最新型的圓盤全自動電腦控溫製麴設備,提升製麴的量及品質的穩定性。由於烹煮與製麴量的增加,也增設了 FRP 戶外發酵桶,成為全國最大的純釀造醬油製造商
民國 76 年,為擴大多角化的經營,公司再度更名為「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並開始研發更多的商品,包括國內第一瓶「烤肉醬」的推出,而其優良的品質,也讓金蘭成為全國第一家食品 GMP 的認證工廠。為擴大市場佔有率及走入國際,近年來持續佈局大陸、日本及歐美等市場,讓金蘭的美味與記憶飄香全球。
以社會責任為使命的研發與創新
走過 80 多年的金蘭醬油,雖已是台灣醬油的代名詞,傳承至第四代由鍾淳名先生接掌第七任董事長的同時也處在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的年代。鍾淳名始終堅信創新來自於對品質的堅持,因為品質穩定、良好,才能讓金蘭有更多的心力去創造更優質的商品與服務,也是金蘭對消費大眾的企業責任。而這份責任,更讓金蘭在看到未來食安與健康的產品趨勢下,在民國 98 年推出「非基改黃豆醬油」,後續又生產獲得認證與生產履歷的「有機醬油」,並於民國 104 年完成全廠產品皆為非基因改造黃豆所生產。同年金蘭又推出全台第一款 100%「無添加醬油」,繼又開創業界首創,於嘉義契作生產真正在地的有機大豆與小麥,從根源控管,製造國產黃豆小麥釀造的「國產有機醬油」,紮紮實實地做出最高品質的醬油。
除了持續提供消費大眾擁有「一世人的堅持」之高品質金蘭醬油系列產品外,更不斷以回饋社會、互動教育、創新研發、健康環保的企業經營理念讓公司永續經營。
金
蘭
博
物
館
金蘭博物館
108 年01月 01日起營運時間調整為
周一 至 周日 (中午午休)
入園時間
AM 09:30 - AM 12:00
PM 13:30 - PM 16:00